私有化后重新上市的条件,以药明康德三步走战略为例

在这个经济和科学迅猛发展的时代,很多事情都在变化着,可能今天是这样,明天却是那样。例如有些公司,前几年想上市,成为上市公司,后来又想将上市公司私有化,现在又想将公司上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上市公司私有化重新上市的条件,以药明康德三步走战略为例说明。

上市公司私有化,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运作手段,在西方、日本或我国香港地区等一些成熟的资本市场存在已久并得到普遍运用。**次大规模的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发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股市萧条期。此后1997年在香港市场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2000年在日本由于长期的股市低迷也导致了很多私有化的案件。反观中国,在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这一特殊政策背景的推动下,中石油、中石化等一系列国有公司踏上了私有化的进程;近几年来,中国不少颇具关注度的大公司纷纷选择私有化退市,尤其是自2011年中国概念股在美国所遭遇的信任危机以来,很多中概股也先后通过私有化逃离美股市场。如今,私有化又有了新发展,即上市一私有化一再上市(Public-Private-Public,PPP)这一模式的思路初现。该路径若想获得进一步实施与推行,其实际应用与监管问题值得思考。

1.私有化后再上市,药明康德的三步走战略

从宣布私有化到私有化完成,无锡药明康德仅仅花了2015年8月初到12月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得以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如今这家曾以33亿美元从纽交所退市的中国大外包研发机构,又用了一年时间,开启了旗下全资子公司药明生物的赴港上市之旅,私有化后分拆上市计划再进一程。

2017年1月4日晚上,药明康德旗下全资子公司药明生物正式公布赴港上市申请说明书。此次药明生物并未披露具体的募资金额。早些时候,彭博社曾就药明康德分拆上市进行报道,并称生物制剂业务的估值约为15亿美元。

此举进一步印证了业内关于创始人李革对药明康德退市后分拆上市规划的猜想。就在前一天,药明康德下属挂牌新三板公司合全药业发布公告称,将以15.2亿元人民币,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的标的资产为上海药明康德持有或拥有的制剂开发服务部门(以下简称“PDS部门”)全部资产与负债。药明康德将PDS资产装入了旗下这家主要为跨国制药企业提供定制的医药生产研发外包服务(CRO业务)公司中,进一步完善其上下游的产业链。

药明生物的挑战

几番动作下来,此前业内关于药明康德将分拆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上市的路径的猜测逐渐清晰明朗。于2015年5月挂牌新三板,打响药明康德回归国内证券市场的**枪的合全药业,主要负责小分子创新药研发生产服务业务,即将于港股上市的药明生物负责生物制剂部分业务,此二项俱已明确。接下来,业内猜测,由于药明康德的核心资产都位于江浙沪地区,其2014年成立的基因测序公司也位于上海自贸区内,药明康德*有可能将其**医疗业务送入A股市场。目前来看分拆三大业务上市将于新三版、A股以及港股资本市场分别完成。

之所以有如此神速的回归,药明康德*席财务官、*席投资官胡正国曾对外称,公司并不涉及到拆分VIE架构。一般而言,类似药明康德这样曾在国外证券市场上市的中概股回归,需经历“私有化退市――拆分VIE架构――重启上市”三步。

此次申请港股上市的药明生物,脱胎于药明康德成立于2011年的生物制药和生物工艺部、生物新药发现部,在2015年*立成单*公司。

申请书中,药明生物的业务版图清晰可见。药明生物主要从事生物制药行业的外包,提供从生物药发现、开发及生产服务。业务模式基于“跟着药物分子发展阶段扩大业务”策略,由于客户的生物制剂通过生物制剂开发过程推进并终实现商业化生产,每个项目的收益随着项目推进而增加。

不过,这样一个全流程的生物制剂开发服务平台,也必然伴随更多的风险。尤其是在生产环节,一直以来从事生物制剂研发的药明生物,乃至药明康德都没有足够的经验。业务方面,药明康德对高管十分倚赖。药明康德成立早期,李革夫妇的海外背景是药明康德能够从国内众多CRO企业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他们带来了大量跨国药企的订单,促使药明康德迅速成长。

李革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曾作为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组合化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Pharma-copeia担任各类科研及管理职位。2000年,他离开美国回国创业,与另外三名创业伙伴一起,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建立了**家研发实验室。以CRO(新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业务起家。

这两大风险在此次上市申请书中也得到了披露。其中包括,“我们与商业制造的业务扩展未必会成功”,“流失高级管理层及主要科研人员的服务可能严重干扰我们的业务及增长”,“倘我们失去主要客户,我们的业务和经营业绩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药明生物所指的商业制造的业务扩展,是指药明生物正在无锡建造的工厂信息。药明生物目前正在无锡基地建造规划产能为30000升的新设施,并计划在上海基地建造规划产能为7000升的新设施。预计无锡产能设施于2017年底前投入运营,上海基地建造预计于2017年6月开始,并于2018年第二季度投入运营使用。药明生物表示,预期未来生物制剂商业制造将会构成公司整体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制剂商业制造相比生物制剂发现与开发一般较为资本密集型,而药明生物先前已商业化规模生产生物制剂药品的经验有限。药明康德已经具备较丰富的各类药物生产经验,据此次公布的申请书透露,按照2015年收益计算,目前药明生物在中国的生物制剂研发市场排名*位,市场份额高达36.4%,其服务伙伴也*次公布,其中包括阿斯利康、强生、哈尔滨誉衡、浙江医药、正大天晴等国内外知名的制药公司,合作伙伴覆盖全球20强药企中的11家。但药明康德目前的生产仍是以供应临床试验为主,大型商业化生产经验仍欠缺;尤其是在生物制剂领域,产能瓶颈有待突破。

另一项值得注意的风险在于主要客户流失对公司的影响。药明生物自少数客户产生一大部分收益,并预期于不远的将来继续如此。截至2014年及2015年12月31日,以及2016年9月30日,药明生物的五大客户分别占收益的44.1%、57.5%及58%,大客户分别占收益的11.8%、21.6%及21.9%。

申请书进一步提到,流失高管及主要科研人员的服务可能严重干扰业务及增长,尤其是“我们高度倚赖黄世仁兼**李博士以及行政总裁陈智胜博士,陈智胜博士负责管理业务、营运及销售及营销活动,并与我们许多主要客户维持个人及直接关系”。

企业的业务对创始人及高管依赖度高,会导致企业的日常经营受到创始人健康状况、私人活动的影响,结合药明生物的收益一半都来源于主要的五大客户,这意味着流失任何高管都将影响公司的整体业绩。

不过,这样的挑战是药明生物乃至药明康德在业务扩展的过程中必要遇到的。当初药明康德从纽交所退市,正是由于纽交所市场反应平淡甚至负面,认为这一系列的基因组、电子商务和细胞治疗的投资,会影响到该公司2015年的市盈率。退市后,又有很多人担心药明康德以后会不会改变商业模式,尤其是是否将成为一家新药研发公司。外界对药明康德商业模式的关心贯穿其上市、退市、重回A股市场的全程。

以上是小编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关于为大家带来关于上市公司私有化重新上市的条件,以药明康德三步走战略为例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加深大家对上市公司私有化,再上市的了解。更多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就在本站!

温馨提示:《私有化后重新上市的条件,以药明康德三步走战略为例》内容整理自网络以及网友投稿,仅供参考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谢谢。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