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中期货价格的基本分析法是什么?

期货价格的基本分析法(FundamentalAnalysis),主要是分析影响期货合约价格变动的基础性敏感因素,并据此做出正确判断,来解释和预测期货价格变化趋势的方法。基本面是期价运行的基础,期货价格是基本面各种因素在市场的终反映,综合了各类因素变化的结果,是买卖双方不同力量博弈而达成的一种动态的平衡。基本分析法主要分析的是大势,即期货市场的中长期价格走势,并据此判断中长期持有合约,不会因日常价格的反复波动而频繁地改变持仓方向。

期货交易是以现货交易为基础的,因而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目前我国的期货市场。上主要是商品期货,商品供求状况及影响供求的相关因素对现货市场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也必然会对期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所以,通过分析商品供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可以帮助期货交易者预测和把握商品期货价格变化的基本趋势。对商品期货的这种分析,注重商品的生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等因素对商品供求状况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关注经济、政治、自然、投机等因素。

一、期货商品的供给与需求

基本分析法所依据的经济学原理是商品的价格由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来决定的,供求的均衡形成商品的市场价格。商品价格与供给成反比,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商品价格与需求成正比,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在其他因索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变化受供给和需求变动的影响;而商品价格的变化又反过来对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这种供求与价格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使商品供求分析更加复杂化,所以不仅要考虑供求变动对价格的影响,还要考虑价格变化对供求的反作用。

(一)期货商品的供给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在各种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或卖者愿意并可能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当供大于求时,期货价格下跌;反之,期货价格上升。供给分析主要考察本期商品供给量的构成及其变化情况。商品市场的供给量则主要由期初库存量、当期国内生产量和当期进口量三部分构成。

1、期初库存量

期初库存量是指上年度或上季度积存下来的期末结存量。期末存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本期的供给。库存充裕,就会制约价格的上涨;库存较少,则难以抑制价格上涨。存货可以分为生产供应者存货、经营商存货和**储备。前两种存货可根据价格变化随时上市供给,可视为市场商品可供量的实际组成部分。而**储备的目的在于为全社会整体利益而储备,不会因一般的价格变动而轻易投放市场。但当市场供给出现严重短缺,价格猛涨时,**可能动用它来平抑物价,则将对市场供给产生重要影响。对于耐储藏的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以及能源化工和金属矿产品等,研究期初库存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某年5月后棉花期货市场上演的一波上涨行情就是低库存的结果。当时,棉花供应日趋紧张,商业库存锐减,相比上年减少60多万吨,再加上之后国家控制棉花配额发放速度,棉花价格由5月的12900元/吨上涨至8月的14375元吨。协会本基

2、当期国内生产量

当期国内生产量是指本年度或本季度的商品生产量。它是市场商品供给量的主体,其影响因素也相对复杂。从短期看,它主要受生产能力、自然条件、生产成本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商品生产量的影响因素可能相差很大,比如:农产品的产量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矿产品的产量会因为新矿的发现和开采而大增。因此,必须对具体商品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当期产品产量本身是一个变量,这一点对于受自然因索影响大的农产品,尤其是某些不能储藏的商品,表现尤为明显。比如,大豆的种植、供应是季节性的,中国和美国的大豆收获期在每年的10月至11月,南美国家大豆的收获期在每年的4月至5月,般来说,在收获期,大豆的价格比较低。美国农业部在每月中旬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求预测》中预测世界大豆等农产品的供应量,以及分国别的供应量。这一报告对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有相当大的影响。

3、当期进口量

当期进口量是本国市场销售的在国外生产的产品数量,是对国内生产量的补充,通常会随着国内市场供求平衡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还会受到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差、汇率和国家进出口政策以及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变化。进口数据可以从每月海关的统计数据中获得。进口量对商品期货的价格会形成冲击,例如:某年1~5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3839吨,低于上年同期的6852万吨。小麦期货价格该年上半年的走势强硬,进口减少是重要因素。

上一篇:

下一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