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期货是什么?红枣的生长周期

红枣,又名大枣,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其维生素含量高,有着“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红枣自古就有“木本粮食,铁杆庄稼”之称,以红枣、板栗、核桃等为代表的木本粮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元素,更能满足人类对健康饮食的需求。而以小麦、水稻、玉米等为代表的草本粮,淀粉含量高,需要精加工才能使用,主要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一日食三枣,青春永不老。

二、红枣的分类

红枣的品种种类众多,据中国果树志·枣卷中记载,世界上有706种的红枣品种。红枣期货交割标的是灰枣,灰枣也称若羌枣,果实呈长倒卵形,果皮为橙红色,若羌枣之所以被称之为灰枣,是因为若羌枣在成熟变红之前,通体发灰,所以得名“灰枣”。是中国*一无二树上自然吊干的红枣。

灰枣于1987年开始自河南新郑市引种灰枣苗木到新疆,目前主要生长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地区若羌县,阿克苏地区阿拉尔等地区。灰枣平均单果重11.4克,品质上等,核小肉厚,味香甜。鲜枣可溶性固形物40.8%,可食率97%干枣总糖含量74.88,干枣掰开能扯出金丝,制干率60%。

三、红枣的储存

(1)鲜枣的储存

鲜枣不同品种间耐贮性差异很大。一般来说,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耐贮,鲜食制干兼用品种较单纯鲜食或制干品种耐贮,小果型品种和大果型品种中果肉较疏松的品种耐贮。在主栽品种中,以乌头枣、襄汾圆枣、蛤蟆枣、冬枣等耐贮, 贮期可达120 天;三变红、郎枣、金丝小枣、屯屯枣、北京西峰山小枣等较耐贮,贮期可达 90 天,梨枣、木枣、赞皇大枣等可贮 60 天左右;骏枣、板枣、壶瓶枣、河北脆枣、胜利枣等可贮 40 天左右。

枣的成熟期分为:白熟期、初红期、半红期、全红期四个阶段。耐藏性随成熟度提高下降。一般来说,准备较长期贮藏的鲜枣应在半红期采收。用于贮藏的鲜枣必须强调无伤采摘,也就是人工逐个采摘。

采后的鲜枣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及时入库冷却,从采收到降温冷却的时间越短,鲜果的贮藏寿命就越长。同时有几个冷库时,可采用分散预冷,待果实降到一定温度后,再集中到一起贮藏。只有一个冷库时,应控制每天的进货量,使入库后的果实能尽快降到所需的温度。

冷库内贮藏鲜枣一般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多层货架贮藏,将枣果装入0.02-0.03 毫米厚的 PE 或 PVC 膜袋中,在袋的中上部对称位打孔,孔径 1.0 厘米,袋容量 1 千克时打两个孔,容量每增加 1 千克,多打两个孔,装好果后整齐地竖放在货架上,好单层摆放,防止袋上的孔被果实堵死。二是采用塑料箱或木条箱贮藏,一般每箱装 5-10 千克枣,可在每箱中装几个小的打孔袋,也可每箱衬一个塑料袋,然后从箱的两侧在袋上进行穿孔,以每千克枣穿两个孔为宜。在气调库条件下,采用塑料箱直接盛放枣果,勿须内衬塑料袋。装好果的箱应进行合理的码垛,垛与垛之间,垛与墙壁和*棚间均应留出适当的通风道。

鲜枣贮藏的温度应稳定地控制在-0.5-0.5℃之间,气调贮藏时,氧气控制为3%~5%,二氧化碳 2%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 95%以上。

(2)干枣的储存

鲜枣经脱水干制(晒或烘)后,称为红枣(或干枣)。用于贮藏的红枣,要干燥适度,没有破损、没有病虫,色泽红润、大小整齐。红枣含糖量较高,具有较大的吸湿性和氧化性,因此贮藏期间应尽量降低贮藏温度和湿度。低温是减少枣果中维生素 C 损失的主要手段,干燥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红枣在贮藏期间, 除湿度过大会引起发酵变质和生霉腐烂以外,米蛾、麦蛾、各盗等害虫,也都为害干枣,还应注意防鼠。发现回潮、虫蛀或鼠害时,应及时晾晒和采取防虫、防鼠措施,防止造成更大损失。

北方贮藏法:大批量贮存时,采用麻袋码垛贮藏。码垛时,袋与袋之间、垛与垛之间要留有通气的空隙,以利通风。墙壁多少有些湿气,垛不要离墙壁太近。霉暑期间,一是在每袋红枣外再套一只麻袋,有利隔绝潮气;二是注意关闭库房的门窗和通气孔,在外界气温低、干燥时,排出库内空气,换进干燥空气。在库房中设置石灰吸湿点,能显著降低湿度。贮存量少时,可用缸(坛)贮藏,缸(坛) 口用塑料薄膜扎紧密封 ,置于阴凉处,可安全度夏。

南方贮藏法:南方地区高温多湿,霉暑季节应冷库贮藏。红枣用麻袋包装,贮于5℃的库房中。出冷库前,要移至温度稍高处过渡,逐步移到库外。为防水气在枣果上冷凝成水珠,不要马上重新装袋,而要晾晒,等冷凝水珠消失,再换袋包装外运。少量红枣可用稻壳灰贮藏。在地面上撒干稻壳灰约 1 厘米厚,摊一层红枣,再撒稻壳灰盖满红枣,再摊一层红枣。这样一层稻壳灰一层红枣,可堆30-40 厘米高。这种贮藏法能防潮、杀菌,枣粒干燥,效果较好。家庭贮藏红枣时,用容积较大的有盖坛。洗净晒干坛的内壁,放进 4-5 厘米厚的一层生石灰, 石灰上铺两张厚纸,在纸上放红枣,坛口用布包沙制成一个包作盖,起密封作用。

四、红枣的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