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银行保险理财产品发展前景

2018年银行保险理财产品发展前景,银行保险理财产品的发展是银行业2018年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银监会监管政策的实施,整顿中短存续产品、限制快速返还、不能附加**账户,一场践行“保险姓保”的战役正在打响。而这些“禁区”原本是中小型险企在银保渠道大显身手的“舞台”,这尤其对过度依赖银保渠道的银行系险企来说很是受伤。该如何带着“枷锁跳舞”、寻求突围方式是他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那么,2018年银行保险理财产品发展前景怎么样呢?

产品停售,银保合作模式要变

在这一政策的压力下,银行系保险公司已彻底尝到了挫败的滋味。根据保监会近日公布的前五个月数据,工银安盛、农银人寿、建信人寿、交银康联、招商信诺、中银三星、中荷人寿、中邮保险8家银行系寿险公司规模保费告别高增长,一些甚至出现负增长。其中,农银人寿负增长13.6%;建信人寿负增长50.55%;中银三星负增长7%;中荷人寿负增长10%;招商信诺负增长55%。

这些险企保费规模的下降,究其原因是各家主力产品深受监管限制而被迫下架。如中邮人寿的年年好新A两全保险、农银人寿的金太阳B两全保险、工银安盛的财富赢家两全保险、交银康联的优福添禧年金保险、建信人寿的龙耀新无双养老年金保险(**型)、中银三星财智宝年金保险(**型)、中荷人寿的金利两全保险、招商信诺稳得利两全保险B款(分红型)等纷纷停售。这些产品期限都在5年内,此前销售量较好。

在被问及银行系保险公司当前银保渠道销售状况有何变化时,一位银行系背景保险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当前银保渠道销售难度明显加大,公司现在已经更多尝试个险渠道,但由于资源投入不足,个险渠道发展难度也很大。”

这位内部人士表示,“现在银保双方合作不紧密,客户共享度不高,银行理财经理销售保险产品的‘技能’不足。因此主要销售简单投资型产品,保障产品根本销不动。”他认为,以后资源要进一步共享,合作关系应进一步紧密,提升销售能力,才能让银行系险企重新发挥银保渠道的优势。

总体来看,险企当前银保渠道销售面临的难点在于:其一,银保渠道成本难以控制,佣金和手续费费率较高,如今短期产品被禁后,保险公司难以让利;其二,退保率较高;其三,保障型产品销售难;其四,银保渠道销售队伍专业素质不高;其五,资源共享有限。

跳出泥淖,个险渠道建设需拓展

过分依赖传统银保渠道的险企,盈利前景不乐观,转型迫在眉睫。但在同样的监管环境下,交银康联、中邮人寿、工银安盛等保费却增长明显。工银安盛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在政策高压和销售困境下,有个险基础的银行系险企保费数据相对稳定。“保障型产品、期缴产品是工银安盛当前的发展路子,其他银行系险企有做简单期缴的,也有直接转至终身寿险的,还有直接上马个险渠道重疾险产品的。招商信诺的电话直销也很有特色,其余公司由于没有个险基础,短期内转型难度较大。”该人士表示。

在银保渠道产品设计转型方面,终身寿险已成为工、中、建、交等大行旗下寿险公司的主力转型产品。比如,工银安盛人寿鑫如意系列前5月销售额近10亿元;交银康联的私享一号前5月保费规模18亿元;建信人寿的龙耀一世销售10亿元;中银三星人寿的尊享家盈前5个月销售2.5亿元。

在渠道建设方面,以中邮人寿为例,该公司目前正在布局多渠道销售,除银保渠道外,公司还加快了团险渠道和创新业务渠道建设。

在谈到个险渠道建设时,个险团队建设往往存在人员多、前期投入大、产能低、费用高、专业度差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系险企可以尝试与大股东合作,着力培训银行内部的银保渠道销售人员的保险专业素养,更好地将保障型产品和高端客户结合起来,一旦终身寿险发力,会直接拉升银行系险企期缴规模保费增长。

以上内容就是2018年银行保险理财产品发展前景的相关信息,通过上面的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当今的银行理财金融行情下,银行保险理财产品作为理财银行业务中较为热销的一种,在老百姓的印象里还是比较可靠的,但是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和银行保险产品的选择,投资者还是要根据自身的资产特点进行选择。

温馨提示:《2018年银行保险理财产品发展前景》内容整理自网络以及网友投稿,仅供参考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谢谢。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

展开阅读全文